農藥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農用物資,今年化肥大漲價,種地成本增加,不少農戶選擇團購農藥,或者在網店上選購價格實惠的農藥。網店上的農藥大多較線上實體店便宜,但一定要從信譽口碑較好的農資網店或旗艦店購買。
近日拜耳作物科學分享了幾例農資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含有專利成分(氟吡菌酰胺)的產品和殺蟑螂的農藥。這些假農藥基本是小作坊生產的,他們的造假手段層出不窮,不僅制作假冒產品標簽,采用套證號和假證號的方式制作產品標簽和包裝,而且還私刻假拜耳公司公章、營業(yè)執(zhí)照等。同時,銷售手段也豐富,通過多家網店真假混賣進行銷售,即不都賣造假產品,是賣一部分假產品一部分真產品,一般的農戶對農藥真假很難辨別,用到假農藥其效果可想而知,不僅效果沒保障,甚至還有藥害風險。
下面通過幾張圖片來看看造假產品的真面目:

圖1 造假印制的露娜森產品標簽
圖1是造假印制的露娜森產品標簽,并將假冒露娜森標簽替換掉富力庫標簽,一瓶低價富力庫改成了高價露娜森。

圖2 產品不含農藥有效成分
圖2是含拜耳專利成分氟吡菌酰胺的產品,經過檢測其內不含任何農藥有效成分。

圖3 真假草甘膦銨鹽
圖3是新安的萬得樂草甘膦銨鹽,假冒產品包裝外形與正品極其相似,價格便宜一半但用后沒有效果。

圖4 無三證的柑橘控梢產品
圖4是柑橘控梢產品,為無生產許可證、無農藥登記證、無生產廠名稱的假藥。
如何辨別假農藥?主要有3種方式:一是認真查驗產品的標簽,看產品標簽是否標注了農藥登記證、農藥生產許可證、產品標準等三證,還可以通過網絡查驗產品的農藥登記證號,可登陸中國農藥信息網、農查查查詢,可以查到產品的使用對象、登記范圍及主要標簽內容,與實際產品標簽比對進行判斷。二是在了解產品特性的情況下可以查看產品外觀和包裝來判斷是否為假劣農藥,如果產品外觀與劑型不符,如乳油產品出現渾濁、水乳劑或微乳劑出現分層等現象,初步判斷質量存在問題。三是產品包裝涉及與知名產品包裝相似,但產品價格遠低于市場價格,可能存在假冒情況,如果懷疑是假農藥,可以將產品送往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其有效成分進行檢測。
綜上,在買農資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guī)渠道,網店也是正規(guī)渠道但要注意選擇靠譜、認真負責指導的商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營業(yè)執(zhí)照、農藥經營許可證及產品標簽內容。大家都知道假劣農藥輕者效果沒保障,導致錯過最佳防治時間而影響產量和品質,重則產生藥害,一季的收成不是小事。
云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云眾地】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