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貌懷才不遇,一篇《怨詞》傳到了天庭玉帝那里,玉帝給他六個時辰代閻羅斷案,引出了一個群雄爭霸的三國時代。
話說東漢靈帝時,蜀郡的益州,有一秀才,復(fù)姓司馬,名貌,字重湘,天資聰明,讀書一目十行,八歲下筆成文。
本郡選他赴京應(yīng)試神童,結(jié)果,因年輕狂傲,在考場與考官一言不合,出言不遜,被考官發(fā)回老家。
等司馬貌年歲漸長,開始深深懊悔自己當(dāng)初的輕浮之舉。因此,開始謹(jǐn)言慎行,閉門讀書,不問外事。
后來,司馬貌雙親去世,在家守孝六年,深得鄰里鄉(xiāng)親的褒獎稱贊 。
鄉(xiāng)里屢次推舉他任孝廉、有道等職位,但都被有權(quán)勢者奪去,司馬貌因此悒悒不得志。
光和元年,漢靈帝昏庸無能,賣官鬻爵。將官職按尊卑高低明碼標(biāo)價出賣。朝野上下烏煙瘴氣。
司馬貌家中貧困,因此一直無人提挈,就這樣一直到他五十歲,空有一腔才學(xué),屈埋于眾人之中,心中抑郁不平。
這天司馬貌酒醉,便取文房四寶,且吟且寫,寫成《怨詞》一篇。寫完,感覺還不解氣盡興,又寫八句:
得失與窮通,前生都注定。
問彼注定時,何不判忠佞?
善士嘆沉埋,兇人得暴橫。
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
寫完棄筆,仔細(xì)端詳自己所書,又吟哦了數(shù)遍,愈加憤懣,拿起詩稿,叫道:“老天,老天!你若還有靈,如何回答我!我司馬貌一生鯁直,并無奸佞,就是把我放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
說罷,將詩稿焚燒殆盡,趴在桌上,漸漸睡去。

只見七八個鬼卒,青面獠牙,從桌底下鉆出,將司馬貌戲侮了一番,說道:“你這秀才,有何才學(xué)?竟敢怨天尤地,毀謗陰司!如今我們來拿你去見閻羅王,只教你有口難開?!?/p>
司馬貌說:“你閻羅王斷事不公正,反怪他人謗毀,有這種道理嗎?”
眾小鬼不由分說,一齊上前,扯胳膊拽腿,把司馬貌拖下來,就拿一條鎖鏈往他脖子上套去。
司馬貌大叫一聲,清醒過來,出了一身冷汗。只見油燈一盞,半明半滅,好不凄慘!
司馬貌連打幾個寒禁,感覺身體有些不舒服,就叫妻汪氏:“給我拿杯熱茶來吃。”汪氏送茶過來,司馬貌吃了,感覺神情倦怠,頭重腳輕。汪氏扶他上床。
次日,司馬貌已經(jīng)昏迷不醒,叫喚也不答應(yīng),也不知是什么病癥。等到黃昏時分,口鼻已無氣息,直挺挺得像死了一般。
汪氏大哭一場,見他手腳尚軟,心口處還有些微熱,也不敢動他,只是守在他身邊,哭天哭地。
《怨詞》傳到天庭,司馬貌因狂言惹怒玉帝
原來司馬貌寫了《怨詞》,并在燈下焚燒,被夜游神發(fā)現(xiàn)后,上奏了玉帝。
玉帝看了,勃然大怒:“世上之人的爵位官祿浮沉,關(guān)系每個人的氣運(yùn)。依你說,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有才顯榮,無才者黜落;天下世世太平,江山也永不更變了?真是豈有此理!小儒見識不廣,反說我天道有私。速速將其治罪,以儆妄言之輩。”
這時太白金星啟奏道:“司馬貌雖然出言無忌,但此人因才氣高卻運(yùn)氣差,抑郁不平,所以才有此言論。如果按照福善禍淫的常理,他所說也未必沒有道理,可酌情寬恕?!?/p>
玉帝說:“他想當(dāng)閻王,把世間不平之事更正,也太狂妄了!閻羅王豈能是凡夫俗子可當(dāng)?陰司案卷堆積如山,十個殿的閻君,整天埋頭斷案廢寢忘食。偏他有什么本事,要來給一一更正?”
金星又奏道:“司馬貌口出大言,必有大才。若說這陰司之案,的確也有不平之事。幾百年滯壓在獄中許多案件,有的還沒有經(jīng)過審判,經(jīng)??吹降鬲z中的怨氣都沖上咱們天庭了。以臣愚見,不如將司馬貌押到陰司,讓他暫且替閻羅王審案半天。如果斷得公明,將功恕罪;倘若斷的不公不明,當(dāng)即行罰,他也就心服口服了?!?/p>
玉帝準(zhǔn)奏,即命金星奉旨,到陰司森羅殿,命令閻君即刻勾司馬貌到來,暫借王位給司馬貌。只限一晚——六個時辰,讓他審理獄案。
如果斷得公明,讓他來世大富大貴,以補(bǔ)償他今生的抑郁之苦;若無才審案,就把他打落到地獄,永世不得轉(zhuǎn)人身。
閻君得旨,便差遣無常小鬼,將司馬貌勾到地府中來。
司馬貌見了小鬼,全然無懼,隨之而行。到森羅殿前,小鬼喝教下跪,司馬貌問道:“上面坐者何人?讓我去跪他?”
小鬼道:“此人乃閻羅天子。”
司馬貌聽說,心中大喜!叫道:“閻君,閻君,我司馬貌很早就想見你,以吐胸中不平之氣,今日幸會相遇。你貴居王位,有左右判官,又有千萬鬼卒,牛頭、馬面,有這么多鬼輔助你。而我司馬貌只是個窮秀才,孑然一身,生死由你決定。你可不能以勢相壓,咱們必須是平心論理,理勝者為強(qiáng)?!?/p>
閻王說:“寡人身為陰司之主,凡事皆依天道而行。你有何德能,便要取代我之王位?有什么案件需要更正?”
司馬貌說:“閻君,你說奉天行道,天道以愛人為心,以勸善懲惡為公。如今世人越是吝嗇刻薄的,你偏讓他財積如山;有才干想干一番事業(yè)的,你偏讓他赤手空拳;有惡毒坑害人的,你偏讓他處富貴之位,任其肆虐施暴做惡;有忠厚善良的,你偏讓他吃虧受辱,不遂其愿。行善者,常被作惡者欺凌;有才者,反被無才者欺壓。有冤無處訴,有屈無法伸,這都是因為你閻君斷案不公所致。就像我司馬貌,一生苦志讀書,力行孝悌,有什么不合天理之處?卻教我終身蹉跎,屈于庸流之下。像這樣顛倒賢愚,要你閻君有何用?如果讓我司馬貌坐在森羅殿上,天下怎么會有如此多不平之事?”

閻君微微一笑,說道:“天道報應(yīng),或遲或早,或明或暗:或回報在前生,或回報于后代。假如富人吝嗇,那是富人前世行苦所致;如果今生慳吝,又不種福田行善,來生必受餓鬼之報。貧窮的人也是由于前生的業(yè)障,或得來不義之財,受享太過,以致今生窮苦;如果隨緣行善,來生依然豐衣足食。
由此而推,刻薄者雖今生富貴,難免墮落;忠厚者雖暫時虧辱,注定會顯達(dá)。此是一定的天理,又何疑惑的?
人,只能看見眼前,天,才能看見久遠(yuǎn)。人類往往猜不透天機(jī),以致于你們紛紜議論,這都是由于淺見薄識所導(dǎo)致的?!?/p>
司馬貌說:“閻君既然說陰司報應(yīng)不會漏掉,那陰間豈不是沒有冤鬼?你敢拿出從前案卷,讓我一一稽查么?如果事事公平,人人心服,我司馬貌甘心接受妄言之罪?!?/p>
閻君道:“上帝有旨,將我王位,暫借你六個時辰,讓你審理獄案。如果斷案公明,還你來生之富貴;倘若無才判問,即刻打入地獄,不得人身。”
司馬貌說:“玉帝果真有此旨意,正合我愿啊!”
當(dāng)下閻君在御座起身,喚司馬貌來到后殿,戴上平天冠,穿上蟒衣,束上玉帶,裝扮出閻羅天子的樣子。
鬼卒打起了升堂鼓,喝道:“新閻君升殿!”善惡諸司,六曹法吏,判官小鬼,齊齊整整,分立兩邊,司馬貌手執(zhí)玉簡,昂然而出,升于法座。
諸司吏卒,參拜完畢,稟問要審理何時的案卷?司馬貌想:五岳四海,多少生靈!玉帝只給我六個時辰管事,如果不能及時結(jié)案,以為我無才了。
司馬貌想了想,心生一計,便對判官分付:“寡人奉帝旨管事,只六個時辰,時間倉促。你可取出從前案卷來,若有天大疑難案情,積累百年不能決斷的,讓寡人來給判結(jié)幾件,也給你們陰司管事的,做個榜樣?!?/p>
判官回道:“只有漢朝初年四宗文卷,至今三百五十余年,未曾結(jié)案?!?/p>
司馬貌說:“取案卷上來?!迸泄倥蹙沓噬?,司馬貌揭開看時,只見:
第一宗 屈殺忠臣事
原告:韓信、彭越、英布;
被告:劉邦、呂氏。
第二宗 恩將仇報事
原告:丁公,
被告:劉邦。
第三宗 專權(quán)奪位事
原告:戚氏;
被告:呂氏。
第四宗 乘危逼命事
原告:項羽;
被告:王翳、楊喜、夏廣、呂馬童、呂勝、楊武。
司馬貌審覽完畢,呵呵大笑道:“什么樣的大事,為何幾百年都不能結(jié)案?你們六曹吏司,都該問罪。這都是向來閻君因循耽擱的緣故。寡人今夜都給你們斷個明明白白,讓你們心服口服?!?/p>
隨叫當(dāng)差的鬼吏,照單開四宗文卷原、被告姓名,一齊傳喚到庭,依次聽審。
司馬貌審案,震動了地府,鬧遍了陰司。有詩為證:
每逢疑獄便因循,地府陽間事體均。
今日司馬新氣象,千年怨氣一朝伸。
司馬貌代理閻王斷案
鬼吏稟道:“人犯均已到齊了,請爺發(fā)落。”
司馬貌說:“帶第一起案人犯上來?!?/p>
判官高聲叫道:“第一起犯人聽點!”原、被告共五名,逐一點過,答應(yīng):原告:韓信,彭越,英布;被告:劉邦,呂氏。
司馬貌先傳喚韓信上來,問道:“你先為項羽做事時,不過做到了郎中,項羽對你言不聽,計不從;待你遇到漢祖劉邦,為你筑壇拜將,捧轂推輪,后來又加封王爵以感謝你的功勞。你為何又起謀叛之心,自取殺戮之罪,今日反而來告你的主人?”
韓信道:“閻君在上,容韓信一一告訴。我承蒙漢王筑壇拜將之恩,用盡心機(j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與漢王平定了三秦;又救漢皇于滎陽,俘虜了魏王豹,生禽了趙王歇;北方平定燕國,東面收降齊國,拿下七十余座城池;在南方打敗楚國二十萬兵丁,殺了名將龍且;九里山排下十面埋伏,殺盡楚兵;又派遣六將,逼死項王于烏江渡口。立下十大功勞,本指望子子孫孫,能世享富貴。誰知漢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將我貶官削爵。呂后又與蕭何定計,哄騙我到長樂宮,不由分說,叫武士將臣斬殺;還誣陷我反叛,株連三族。
我自思無罪,受此慘禍,至今三百五十余年,含冤未報,今祈請閻君明斷。”
司馬貌道:“你既為元帥,有勇無謀,豈無商量幫助之人?被人哄誘,如哄一小兒!現(xiàn)在卻來怨誰?”
韓信說:“曾有一個軍師,姓蒯,名通。奈何有始無終,半途而去?!?/p>
司馬貌叫鬼吏:“快拘蒯通來審。”霎時間,蒯通喚到。
司馬貌道:“韓信說你有始有終,半途而逃,不盡軍師之職,是何道理?”
蒯通道:“不是我有始無終,是韓信不聽忠言,以致于此。當(dāng)初韓信逼走了齊王田廣,是我向漢王進(jìn)言,給他討個齊王名號,用以安撫齊國人心。漢王罵道:“胯下之夫,楚國尚未滅掉,便想王位?”當(dāng)時有人在背后,輕輕提醒漢皇,附耳悄悄說:“正是用人之際,不要因小失大?!睗h皇便改口說:“大丈夫當(dāng)就當(dāng)真王,何必用假名?”乃命人刻印,封韓信為三齊王。我暗暗觀察漢王,發(fā)現(xiàn)漢王始終對韓信有懷疑之心,以后必定會辜負(fù)韓信。就勸他離開漢王,與楚國連和,三分天下,再觀察時局之變。韓信道:“筑壇拜將的時候,曾立下誓言:漢不負(fù)信,信不負(fù)漢。今日我怎么能失信于漢皇?”我反復(fù)陳述利害,他只是不聽,反而怪我教唆他謀叛。我那時害怕獲罪,就假裝瘋了,逃回了鄉(xiāng)野。
后來韓信助漢滅楚,果然有長樂宮之禍,后悔也晚了?!?/p>
司馬貌問韓信道:“你當(dāng)初不聽蒯通之言,是何主意?”韓信道:“有一個算命先生叫許復(fù)的,算我有七十二歲的壽命,功名善終,所以我不忍心背叛漢王。誰知我在三十二歲就被殺死!”
司馬貌叫鬼吏:“再拘許復(fù)來審?!?/p>
許復(fù)上得大堂,司馬貌問道:“韓信只有三十二歲,你怎么算他七十二歲?你做術(shù)士的,胡言亂語,只圖哄人錢財,誤人終身??珊?,可恨!”
許復(fù)回道:“閻君請聽:常說人有可延長之壽命,亦有可折損之壽命。所以壽命很難確定。韓信應(yīng)該七十二歲,是根據(jù)天理推算的。誰知他殺機(jī)太深,虧損福蔭,以致于短壽,并非我推算不準(zhǔn)?!?/p>
司馬貌問道:“他有哪幾處陰騭虧損?可一一說來。”
許復(fù)道:“當(dāng)初韓信棄楚歸漢時,迷了路。幸虧遇到兩個樵夫,指引他一條路,往南鄭而走。韓信恐怕楚王派人來追,擔(dān)心樵夫走漏消息,就拔劍回身,將兩個樵夫都?xì)⒘?。雖然樵夫不打緊,卻是有恩之人。天條負(fù)恩忘義,其罰最重,折壽十年?!?/p>
司馬貌道:“還有三十年呢?”許復(fù)道:“蕭何丞相三薦韓信,漢皇打算重用韓信,筑起了三丈高壇,教韓信上坐,漢皇手捧金印,拜為大將,韓信竟安然接受。
司馬貌說:“臣受君拜,不合天理,果然折壽。那還有二十年呢?”
許復(fù)道:“辯士酈生,勸說齊王田廣投降漢,田廣聽了,天天與酈生飲酒為樂。韓信乘其無備,來了個突然襲擊。田廣以為是酈生出賣了自己,殺了酈生。韓信卻得了大功勞,辜負(fù)了齊王降漢之心意,奪了酈生說服齊王的功勞,又折壽十年?!?/p>
司馬貌道:“這也說得有理,還有十年?”
許復(fù)道:“還有折壽之處。漢兵追項王于固陵,當(dāng)時楚兵多,漢兵少;加上項王有拔山舉鼎之力,寡不敵眾,弱不敵強(qiáng)。韓信九里山排下絕機(jī)陣,十里埋伏,殺盡楚兵百萬,戰(zhàn)將千員;逼得項王匹馬單槍,逃至烏江口,自刎而亡。用計謀殺人太多,又折壽十年?!?/p>
韓信聽罷許復(fù)之言,無言可答。
司馬貌問道:“韓信,你還有什么可辯解的么?”
韓信道:“當(dāng)初是蕭何推薦我為將,后來又是蕭何設(shè)計,哄我入長樂宮被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心里至今憤憤不平?!?/p>
司馬貌道:“也罷,喚蕭何來,給你審個明白。”
少頃,蕭何當(dāng)面。司馬貌問道:“蕭何,你如何反復(fù)無常,又舉薦他,又加害他?”
蕭何答道:“有個緣故:當(dāng)初韓信懷才不遇,漢皇缺少大將,兩者互有所得。誰知漢皇后來變心,忌憚韓信功夫太高。后因為陳豨造反,漢皇御駕親征,臨行時,囑付娘娘,用心防范韓信。漢皇走后,娘娘有旨,宣我商議。說韓信謀反,欲行誅戮。我回奏娘娘:“韓信是第一個功臣,沒跡象謀反,臣不敢奉命?!蹦锬锎笈溃骸扒渑c韓信,難道是同謀么?卿若沒有殺死韓信之計劃,待圣駕回來時,一同治罪!”當(dāng)時我懼怕娘娘威令,只得謀劃計策:假說陳豨已破滅了,傳韓信入宮慶賀,后命令武士拿下斬訖。我并無害信之心,是迫不得已而為啊?!?/p>
司馬貌道:“韓信之死,看來都是劉邦之過?!狈指杜泄?,將眾人口詞錄出?!皩彽脻h家天下,大半皆韓信之力;功高不賞,千古無此冤苦,讓韓信轉(zhuǎn)世報冤?!绷?,且退一邊。
下面,司馬貌如何審第二,第三、第四宗案卷請呢?
精彩繼續(xù),關(guān)注待續(xù)[比心][比心][比心]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wǎng)絡(luò)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xué)習(xí); 我拉你進(jìn)直播課程學(xué)習(xí)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shù)課程免費(fèi)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