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六年,從“毒”到“得物”,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潮流產品交易平臺,得物的下一步將邁向何方?
出品 | 探客財經
一出手就是3.2億現金和200億流量,一向低調的得物,這次因為一場大手筆的激勵計劃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在大多數人的看來,得物就是一個賣潮流產品的平臺,同時,它的鑒定業(yè)務在外界口碑也褒貶不一。
但如今,得物斥巨資加碼社區(qū)建設,從資金到流量,都體現出了極大的誠意,得物的背后,在下怎樣一盤棋?
成立六年,從“毒”到“得物”,名稱的變遷和業(yè)務的豐富調整同步,得物究竟得到了什么?又有怎樣的“毒”文化根植其中?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潮流產品交易平臺,得物是成功的,而得物的下一步將邁向何方?
在電商分裂多格局的今天,得物還能牢牢守住自己的護城河嗎?
01
從虎撲到得物,創(chuàng)始人楊冰一直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而這種堅持自己喜歡的觀點,也是他創(chuàng)辦得物并延續(xù)至今的信條。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近兩年來,得物開始變得高調,在某短視頻平臺,各行各業(yè)的網紅博主都能接到得物的投放,借助短視頻平臺的流量助推,得物的名字鋪天蓋地的出現,給越來越多沒有接觸過它的人洗腦。
有人說得物越來越包羅萬象,其實換個角度看,是得物正在把潮流做到一個新的極致,“潮流”這個詞,畢竟不是年輕人專屬的。
在中國目前的潮品消費APP中,得物幾乎可以被認定是絕對的頭部。
創(chuàng)始人楊冰也是知名體育論壇虎撲的創(chuàng)始人,在采訪中,他稱自己創(chuàng)辦得物是基于愛好,對籃球文化以及對鞋品的喜愛。
把自己喜歡的事做成事業(yè),這大概是每個創(chuàng)業(yè)者的夢想,楊冰做成了得物。
當然,得物的成功卻不僅僅依賴于楊冰的一腔熱血,在得物成立的2015年,正是中國潮文化興起的時間。
潮文化的主要受眾是90后、95后以及00后等z時代消費群體,2015年以后,這個群體已經慢慢長大,并且迎來了屬于他們的消費時代。
傳統(tǒng)電商平臺以賣貨為主,得物的成功卻始于資訊分享,在帶給年輕人足夠的新鮮感和信息飽和之后,下一步,才是驅動消費。
于是,成立將近兩年后,得物才于2017年上線了電商交易業(yè)務。
用戶層面來看,得物瞄準的是Z世代用戶群體,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群體消費能力在不斷提升,消費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
從Z世代群體的消費屬性來看,他們對于高溢價產品有一定的接受度,對二手交易,聯(lián)名款、限量款等產品有一定的消費欲望,而從社交屬性來說,這類用戶則更注重產品帶來的圈層社交。
信息驅動消費,帶來的是得物迅速發(fā)展壯大,用戶群體在急速擴大,用楊冰的話說,得物的創(chuàng)辦正是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
但是,踩在這個好時機上的得物,卻迎來自己的滑鐵盧。
02
“先鑒定,后發(fā)貨”模式可以說是得物最大的特色,然而,這種特色的風險也伴隨其中。
球鞋潮玩類產品是得物經營的重點,也是最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系列。
很多消費者關注得物,不僅被其潮流資訊吸引,鑒定業(yè)務也是得物區(qū)別去其他潮流電商平臺的一個重點。
然而,得物的鑒定結果卻屢遭質疑,甚至出現了得物平臺被控訴賣假貨的相關新聞。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得物為關鍵詞搜索,展現出的投訴量超11萬條,有消費者投訴在得物平臺購買的球鞋為假貨,還有消費者投訴得物平臺售賣三無產品。
事實上,一邊做著鑒定業(yè)務一邊做著電商生意的得物,在很早之前就被質疑是“既當選手又做裁判”。
由于潮品特別是鞋品類本身的屬性,真假鑒定問題在買家看來十分重要,得物平臺已經組建了專業(yè)的鑒定團隊,對于產品真假鑒定問題十分謹慎。
今年4月,因為一條Gucci腰帶,唯品會和得物兩大電商平臺打了一場口水戰(zhàn)。
有用戶將自己在唯品會購買的Gucci腰帶通過得物平臺進行鑒定,鑒定結果為腰帶是非正品,此事一出,唯品會和得物之間開始了一場戰(zhàn)役。
唯品會表態(tài)自己的產品有清晰的供應鏈,正品渠道可以溯源,而得物方面則曬出了四個渠道的檢測和復核報告,證明其拿到的產品為非正品。
之后,唯品會雖然給顧客退了款,但依舊堅持自身售賣的產品為有據可查的正品。
另一方面,得物的鑒定雖然對唯品會的產品投了否定票,但也引發(fā)了關于得物鑒定資格和權威性的質疑。
Gucci腰帶的鑒定羅生門,雙方各執(zhí)一詞,但對于得物而言,鑒定這一關的真實準確以及權威性,始終在消費者心里被劃上了一個問號。
將潮品生意做大做強的今天,得物的成功也面臨著越來越多可控和不可控的風險。
除了鑒定引發(fā)了的爭議,如消費者在黑貓投訴的留言那樣,得物平臺本身被質疑售假問題依然存在。
售假問題之外,得物被扣上炒作的帽子不是一天兩天。
此前,一雙1499元的李寧鞋子曾經在得物被炒到5萬元,隨著國貨國潮產品的興起,一些國產鞋品成了不少炒鞋人的目標,原價幾百元的鞋子動輒被炒作至幾千乃至數萬元不等。
而炒鞋風起,得物作為平臺屢次被批,據鋅財經報道:得物平臺上一款鞋的購買鏈接背后是無數個同時活躍的賣家。賣家自己決定價格、提交訂單后,平臺會識別出最低的價格給消費者。價格最低的賣出去之后顯示下一雙,如果中間有更便宜的貨源進來,那么最低價格也會被刷新。
而在炒鞋問題上,得物曾經給出的說法是,平臺鞋品的價格又賣家決定,這也被網友質疑是甩鍋行為,對于被炒作過高的價格,得物方面曾表示會對過高價格進行管控。
但盡管如此,仍有不少買家認為,得物的價格管控只是幌子,炒鞋風潮一起,得物其實就是背后的“幫兇”。
隨著多次出現的炒鞋問題被屢屢刷上媒體頭條,得物平臺對炒鞋問題多少有了舉措,但盡管這樣,隨著平臺引入的潮品品牌和品類不斷增加,從早期的鞋子,到如今的美妝乃至潮玩,盲盒等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對于爆款產品的炒價格的行為依然存在。
而比起炒作,得物面臨的信任危機似乎顯得更重要。
在福建莆田發(fā)生疫情期間,得物卻被不少消費者關注起來,#莆田疫情得物缺貨或漲價#的話題還被刷上了熱搜。
據燃財經此前報道,曾有莆田賣家表示,自己即是得物的供應商,其產品用料和正版產品一樣,經過得物鑒定認可之后的產品,便可以在平臺上公開售賣。
但是對于莆田貨冒充正品售賣一事,得物方面并未給出回應。
在莆田地區(qū)發(fā)生疫情后,有媒體調查發(fā)現,部分球鞋確實出現了漲價現象。
從炒鞋到被質疑售假,身兼鑒定和售賣產品于一身的得物,屢次遭受質疑,而售賣產品之外,在整個潮玩市場,得物儼然已經成為獨角獸級別的存在。
03
事實上,得物的潮品業(yè)務已經覆蓋的足夠廣泛,潮玩、美妝、服飾都是得物上非常受消費者青睞的品類。
比如泡泡瑪特系列盲盒就是得物上不可或缺的產品,而熱愛炒作潮玩的買家和賣家則在交易的博弈中,不斷推高產品價格以及深陷價格炒作的怪圈,背后的得物,對于這樣的現象自然是喜聞樂見。
而跳出炒作的圈子,得物的未來又是什么呢?
無論是早期的炒鞋還是如今的各個品類都有涉及,得物作為平臺方,已經建立起一定的品牌信任度以及完成了消費者群體的原始積累。
作為妥妥的行業(yè)頭部,隨著用戶群體在不斷增加,得物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通過炒鞋以及鑒定等方式積累收益,更重要的,是在自身品牌的基礎上,擴充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得物,正在悄悄變得高調。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得物的名字和不少短視頻博主的合作日益加深,即便是只有幾十萬粉絲的小博主,也能偶爾接到得物的推廣。
無論旅行博主還是生活博主,美妝博主乃至一些母嬰博主,得物都加大推廣力度,以求覆蓋更廣的用戶群體。
此前的得物因為深受炒作風潮的痛批,曾經低調的做自己的小生意,而如今,從補貼創(chuàng)作者到加大廣告投放力度,一系列行動都可以看出,得物需要流量,需要更多元的用戶群體。
天眼查信息顯示,得物成立至今共進行過三輪融資,在2019年進行A輪融資后,有媒體稱得物的估值已經達到10億美元。
而放眼當前中國的互聯(lián)網市場,得物堪稱潮品生意中的“頂流”。
但得物的野心不僅僅在潮品,也不僅僅在Z世代,得物需要更多的流量,更廣闊的消費群體來支持。
賺錢不是唯一的目的,賺更多的錢才是。
在一眾互聯(lián)網產品中,得物低調卻不失存在感,猶如一個酷酷的少年,在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成就。
如今,“低調的少年”正在成長為“強壯的青年”,他需要更多的流量來積累力量。
把賣貨和做內容提升到同樣的高度,得物拿出3.2億,目標也許是幾百乃至幾十個“3.2億”,而用戶積累到今天的得物,距離這樣的目標,的確有實現的空間和底氣。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