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鄉(xiāng)日報】
“在教育戰(zhàn)線,我只是極其普通的一員,從事體育教學,是今生無悔的選擇。我愿將滿腔的熱忱,獻給深愛的工作,將所有的愛,獻給深愛的學生?!?/p>
這段滾燙的話語,來自于封丘縣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封丘高中)體育教師王學隨。然而,他再也不能走上操場,吹著哨子,督促學生訓練了。
4月12日,王學隨因病去世,生命的時鐘永遠停留在45歲的刻度上。封丘高中的田徑場上,似乎還有哨音在回響。
初露鋒芒
1997年9月,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的王學隨一腔豪情,回到家鄉(xiāng)陳固鄉(xiāng)(現(xiàn)陳固鎮(zhèn))中學教體育。只是當他站在操場上,才知道現(xiàn)實是多么的“骨感”:一所中學,連一個像樣的體育器材都沒有。
“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
他申請成立了全縣第一個鄉(xiāng)村中學田徑隊。練跳遠沒有沙坑,他就自駕三輪車到20多公里外的黃河灘拉沙,回填到事先挖好的方坑內(nèi);練跳高沒有海綿包,他讓母親把編織袋裁剪拼接縫成一個大口袋,裝滿麥秸后拉到訓練場上;買鉛球,自己微薄的工資不夠,又讓愛人從結(jié)婚禮金中拿出錢來。
他的滿腔熱情,似一支等待升空的煙花,將在農(nóng)村中學的操場上綻放。
練體育能當飯吃?老師、學生、家長都有疑問,唯有王學隨態(tài)度堅定。即使參加田徑隊的學生,也是出于對訓練的好奇。訓練沒幾天,學生感覺既不好玩又太累,紛紛偃旗息鼓。
還沒有燃起來的體育之火就這樣熄滅嗎?
不甘心的王學隨騎著自行車逐戶家訪,說明“體育也是一條成材之路”的道理,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披星戴月地奔走,口干舌燥地勸說,身體力行地示范,漸漸地有學生又回到了操場上,王學隨的哨音又開始了此起彼伏。
他的學生、陳固鎮(zhèn)邢莊小學校長馮利榮回憶說:“1998年,初三復讀一年仍沒考上高中,我想放棄了,父親也覺得一個女娃早晚是別人家的人,上學多了也沒用。王老師到家里做我和父親的思想工作,說跟著他練體育保證能有學上,我動心了。作為農(nóng)村娃,只要有機會誰不想繼續(xù)上學?能遇到王老師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和幸福?!?/p>
此后,師生擰成一股繩,將汗水灑在操場上。哨聲中,奔跑的,跳躍的,翻滾的,是一個個對體育充滿信心的“精靈”。
檢驗王學隨成績的,是一年一度的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第一年,陳固鄉(xiāng)中贏得了一席之地;第二年,全縣第二名;第三年,全縣第二名;第四年,一舉獲得女子100米、男子標槍等12項第一和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
陳固鄉(xiāng)中體育的迅猛崛起,宛如一顆突然引爆的“炸彈”,又如一顆耀眼的“煙花”,驚艷了封丘縣體育界。
不僅如此,陳固鄉(xiāng)中田徑隊的隊員也接連被封丘一中、新鄉(xiāng)體校等錄取,從此改變了他們一生的命運。
王學隨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讓練體育的學生有學上。
再現(xiàn)崢嶸
2001年,王學隨不知道,注重發(fā)展體音美特色教學的封丘高中成立,縣教育局領導關(guān)注到了他,第二年便邀請他到校任教。
王學隨有些為難,既渴望有一個更大的舞臺,又難以割舍自己夢想開始的地方。幾番思考之后,他提出了一個“服務家鄉(xiāng)、兩頭兼顧”的條件,也被對方應允。
從此,從封丘高中到陳固鄉(xiāng)中20公里長的道路上,多了一個急匆匆騎行的身影。從春夏到秋冬,從日出到黃昏,從自行車到摩托車,變的是日月星辰,不變的是一顆奉獻的心。
在保持陳固鄉(xiāng)中多年蟬聯(lián)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初中組冠軍并多次打破紀錄的同時,王學隨也為封丘高中的體育教學帶來了“質(zhì)變”。
雖然是一所高中,但是封丘高中的起步條件并不好,操場還沒有建好。
王學隨在距離學校不遠處的一片空地上,用石灰畫田徑場、投擲圈,挖沙坑,有針對性地制定訓練計劃、安排訓練內(nèi)容。他常教導隊員“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
從農(nóng)村到縣城,學校的不同,王學隨的視野也更加廣闊,向市隊、省隊甚至國家隊水平看齊。
王學隨平日訓練隊員協(xié)調(diào)性和爆發(fā)力,總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示范,一個隊員一個隊員地檢查;早上一萬米的越野,他拿著秒表騎車跟隨,一年四季從不缺席。體育訓練幾乎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每天的生活是“兩點一線(家到操場)”。
為了能隨時看到學生訓練情況,他選房時特意挑了挨著操場的四樓;為了給自己“充電”,他自費訂閱了1000多冊各種體育雜志;為了能夠更加仔細看清學生訓練時的動作,他自費7000多元購買了攝像機。要知道他當時的工資只有700多元。
流淚播種必將含笑收獲,執(zhí)著付出換回了豐碩回報。
僅僅在封丘高中執(zhí)教兩年后,王學隨帶領的田徑隊就獲得了縣高中組第一名、市混合組第一名的好成績。此后,他帶領田徑隊多次斬獲市級、省級、國家級榮譽,全市混合組團體冠軍更是被封丘高中穩(wěn)穩(wěn)攬在懷中,保持了17年。
中國首位射擊世界冠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原院長巫蘭英到封丘縣專程看望了王學隨。王學隨的學生李龐帥2010年獲得全國三級跳冠軍,2012年被清華大學體育系錄取。他培養(yǎng)的學生有60人次獲得省級成績前八名,先后有200多人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10余人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考入本科院校的學生多達數(shù)百人。其中,僅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就有63名,成都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全國知名體育院校都有他學生的身影。
王學隨先后獲得全國“‘新宏基’杯優(yōu)秀教練員”、全省“優(yōu)秀輔導教師”和“優(yōu)秀輔導員”、全市“先進工作者”和“優(yōu)秀輔導教師”等榮譽稱號。
2011年,王學隨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嚴師慈父
桃李雖不言,樹下自成蹊。
王學隨常說:“隊員把自己的身體和前途交給了我,家長把信任和希望交給了我,我就必須不遺余力、不留遺憾。”
他在訓練場上是嚴師,在訓練場外是“慈父”,對待學生超越了自己的孩子。
王學隨經(jīng)常自掏腰包去回族群眾家里買羊骨頭,在田徑場上架起大鍋熬骨頭湯,也會親自動手磨豆?jié){給學生補充營養(yǎng);他會時不時帶著學生下館子,也會帶學生到家吃??;他會給家庭困難的學生買運動鞋、運動服,也會主動為學生尋找文化課資料,分析招生政策和信息;他會在學生受傷時陪伴去醫(yī)院,跑上跑下、求醫(yī)問藥,也會在崴腳的情況下,帶著弟子跑2公里趕火車去考試,弟子最終圓夢清華,他卻因腳傷加重瘸了整整一年半。
對于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生,王學隨仍然時時關(guān)注著他們。一次,他找到正在上大學的馬紹帥,硬塞給這名來自農(nóng)村的學生500元錢。
王學隨心里裝的總是學生,考慮學生的飲食,關(guān)心學生的困難,牽掛學生的前途,而唯獨沒有想到自己。
2021年9月23日,王學隨突然被查出患有癌癥,而且已經(jīng)是晚期,這對家人和學生來說是晴天霹靂。
在檢查出癌癥晚期后,王學隨剛開始選擇了隱瞞病情,直到病情惡化后才向?qū)W校領導說出了實情。
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愿放棄自己所熱愛的體育訓練工作,依然牽掛著他的田徑隊員。由于需要住院治療,為了不耽誤學生訓練,他請自己曾經(jīng)的學生、在縣職業(yè)高中擔任體育教師的徐顏麗暫時替他訓練。
即使臥病在床,他仍然想著到新疆、重慶、成都等地走一走,那里有從自己手底下走出的學生。
從醫(yī)院回家后,只要身體情況允許,王學隨都會到操場上陪著學生待上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動向他都時刻關(guān)注著,生怕會有一個隊員掉隊。
在一家私立學校擔任副校長職務的趙永飛,自畢業(yè)以來超過一周不見王學隨心里就不踏實,在得知老師的病情后第一時間請了長假,和幾名學弟一起陪著老師到處求醫(yī)問藥。
他泣不成聲地說:“在我心中,他不僅是嚴師,更是慈父……工作丟了,我可以再找。如果錯失了對恩師的最后陪伴,我將一生不能原諒自己!”
大半年的時間里,趙永飛和其他幾名王學隨的學生,陪著老師看病、住院、取藥、辦手續(xù),跑前跑后,陪著聊天……
時間一長,昂貴的醫(yī)療費讓這個工薪階層的小家庭不堪重負,他的學生就自愿湊出十多萬元。學生說,現(xiàn)在是回報老師的時候了。
疾病仍然在啃噬著他的身體,病痛的折磨時常讓他煩躁不安,甚至不能自控地拔輸液管。妻子只得將一團紙塞到他手中哄騙他:“學隨,這是你學生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你可得保管好?!彼舆^紙團后瞬間安靜下來,喃喃自語“好,好”。
他在彌留之際,給校長發(fā)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條信息,談的仍然是對學校田徑隊的牽掛和田徑隊員前途的關(guān)心。
走在封丘高中的田徑場上,仍能吹過他吹過的風,走過他走過的路,這是對他另一種形式的相擁和相逢。
新鄉(xiāng)日報全媒體記者:郭書武
編輯:申彬彬
本文來自【新鄉(xiāng)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fā)布傳播服務。
ID:jrtt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wǎng)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shù)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