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度女生穿什么衣服(30度穿啥衣服合適)

#315全民行動#

這兩天關于3.15質量曝光的問題一直是媒體上的熱門話題,作為一名紡織業(yè)內人士,我當然更關心自己行業(yè)內的事,這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暢銷72國的大品牌波司登了,因為它直刷新了我對服裝防寒性能的認知。

根據波司登對其產品宣傳中關于“-30度抗寒是指商品在-30度的環(huán)境下,商品面料可以保持完好,非人體在-30度穿著”的解釋,我們從材料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如果按照這樣的定義來標注服裝的抗寒性能,在我們日常的服裝中有哪些不具備-30度的抗寒性能。

能夠在低溫下保持完好,這是考察的材料的耐低溫性能。在紡織行業(yè),由于纖維、紗線、面料及服裝的加工過程一般都涉及到高溫工序,所以在目前對紡織材料的耐溫性能的研究都集中在纖維的耐高溫性能上,因為這關系到洗滌、染整及整燙工序適用的溫度,但是波司登的這個定義,一下子為紡織專業(yè)人士打開了另一個研究方向,那就是各種纖維的耐低溫性能。

從現(xiàn)有的紡織材料學、紡織物理學及材料力學的相關教材中,關于纖維耐低溫性能的介紹好像確實是比較空缺的。

對于天然纖維,我看到有人關于蠶絲纖維耐低溫的研究,據說在-200度的極限低溫下,蠶絲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柔韌性,所以按照波司登的定義,所有真絲服裝都是具有-200度抗寒性能的,再考慮到在極寒地帶依然有動植物生存,我想纖維素纖維及動物毛發(fā)類纖維的抗寒性能應該也會很好,最起碼實現(xiàn)-30抗寒是沒有問題的。

對于化纖纖維,雖然現(xiàn)階段的教輔書上也沒有對這類纖維耐低溫性能的介紹,但是在介紹這類纖維的耐高溫性能時都是根據材料的熔化溫度來介紹,所以對這類纖維的耐低溫性能我們可以從材料的韌-脆轉變溫度來考慮。

根據材料力學的定義,材料在低溫下,隨著溫度的降低,纖維大分子的熱運動減慢,這時候材料就會收縮,拉伸強度及彈性模量增大,材料慢慢變硬,當溫度低于某一臨界溫度時,材料就由韌性材料變成脆性材料,從而徹底失去原有的柔韌性,這個臨界溫度就是材料的韌-脆轉變溫度,從纖維材料的角度來看,這個溫度也就是纖維能夠保持原始纖維性能的最低耐受溫度。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我們常用的滌綸、錦綸大概可以抵抗-70的寒冷,所以所有的滌綸、錦綸(也許可以大膽一點推斷至所有化纖)服裝也是可以具有-30度抗寒性能的。

那么有沒有哪類服裝不具有-30抗寒性能呢?

?記得小時候,一到冬天,家里有好多農用塑料薄膜就會發(fā)脆而失去使用價值,這時候媽媽就會把這些沒用的塑料薄膜給我們拿去換糖吃,所以塑料的耐低溫性能應該不會很好,而在服裝面料上常用的類似塑料的產品就是那些涂層產品,如果選用的涂層劑不好,那么這些涂層面料大抵是不能實現(xiàn)-30抗寒的,類如PVC涂層大概只能-20度,PU涂層也就-30度到-40度的樣子,而在戶外服裝上使用較多的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氣膜就有很好的耐低溫性能,-100度以下都沒問題。

通過以上對紡織材料耐低溫性能的考究,我們大抵可以分析出,波司登這款服裝使用的面料估計是經過涂層防絨處理的,而且使用的是PU而不是聚四氟乙烯PTFE,否則他們估計會宣傳成具有-100度抗寒性能了。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lián)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lián)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您可能還會喜歡:

發(fā)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