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時候一直被微信什么紅包的謠言刷屏,覺得好像突襲了什么支付寶,然后一下子就讓微信占了支付的未來。這讓我想起微信5.0推出的時候,市面一篇刷屏,說什么微信5.0橫掃一切,還有吃飽了撐得者說什么會影響翻譯行業(yè)導致消亡(因為掃一掃可以翻譯了),最后事實證明,沒有遠見的寫作者還是大多數,掃一掃,屁都沒橫掃到。
好在微信紅包自己出來辟謠了,綁定數據沒有那么邪乎,幾百萬人參加而已。聽說支付寶也松了一口氣,其實我覺得大家都過于緊張了,現在談什么支付,也都太早了。比如說自從有了BV的錢包(假的!其實我很窮。)之后,我就特別喜歡現金消費,就算是打車的時候我要用微信支付省10塊錢,我也會拿出錢包扒拉半天,然后問師傅,能用微信付費么?我自身是支付寶的深度用戶,每年支付寶進出的錢應該超過不少人的年收入,但是,余額寶出來之前我都會提現到銀行卡里,因為放里面實在沒啥用。一個月水電煤電話費加起來使用也不會超過五次,尤其是水費還是倆月一收。剩下的我經常去京東購物,也用不了支付寶,如果給別人買東西無法貨到付款的時候,就只能去淘寶了,因為在京東會受到銀行卡的支付限制?,F在又出來一個微信支付,我不是沒有用過財付通,以前也沖過Q幣,難用的一塌糊涂,也弄不明白,就再也不用了。我新年確實用微信發(fā)了幾千紅包,然后就解除借記卡的綁定了,不過偶爾我還會用微信沖個話費,原因是刷一下信用卡的活躍度。
這就是我的電子支付生活,如果你一定要討論一下的話,最成熟的支付場景就是充話費,捎帶著大城市可以交水電費打車什么的,然后我實在找不到什么場景可以用這些支付了,尤其是在我有了BV錢包之后,所以就算是支付寶,去談什么支付,我覺得都太早了一點,目前支付寶還就是個擔保交易的工具(擔保交易包括淘寶交易,也包括一些金融業(yè)務),余額寶出現之后變成理財的一個途徑,然后就沒有什么然后了,你說是支付工具我覺得還差點火候,頂多算一個支付渠道,至于說微信,那就是支付玩具。
至于說百度什么的弄的理財,就更加扯淡,本質上就是用自身流量做電商網上賣基金,回報率高也是因為看上去發(fā)行成本低,把銀行律師推銷員之類的費用省下來了,之所以說是看上去發(fā)行成本低,那是因為沒有對流量進行計費。流量所至,賣屎也OK,就不要扯互聯網金融的蛋了。
很多人會說,可那是一個趨勢啊,我們難道不要做好準備么?這些呢其實都是偽趨勢,或者說,你趨的太早了,人家孩子才滿月,你就說這會是一個偉大的媽媽,以后會培養(yǎng)出個總統(tǒng)什么的。如果說突然銀聯推出個什么植入身體的芯片,直接生物電激活做支付呢?這是不是趨勢?你說這是科幻,其實我只是把NFC技術的場景提前了一步罷了。在這之前,手機支付是否比銀聯卡支付更方便還很難說。而支付寶之所以最牛逼一點,是因為它有淘寶加阿里巴巴、金融等一系列的巨大的支付場景,之所以它也很難到線下,甚至中途停了支付POS的業(yè)務,則是因為線下還有一個叫銀聯的怪獸。仔細想想,真的是趨勢么?當年國家法支付牌照的時候,大家怎么說的?現在拿到牌照的又活在新聞聯播中了么?
我之前寫過足球,所以我對一切的變革有最深層次的懷疑,因為當年那幫人鼓吹中國足球走向世界就要做職業(yè)化改革的最終結果是,連足協帶球員都進了號子,足球排名持續(xù)下滑,李承鵬們也只好轉型做了公知。這就是趨的太早了,毀了一個行業(yè),反觀體制內的還都蒸蒸日上,自由了的牛逼人,也都是體制下訓練出來的,真就沒有什么資產階級自由化出來的產物。
所以真正的一下子逆轉的改革我就見過一次,也就是移動互聯網的開端,喬布斯的iPhone。
然后我們繼續(xù)說說支付的事情,支付有幾個環(huán)節(jié)比較重要,一個是用戶端的支付工具(銀行卡、app)普及,一個是商戶端支付場景的普及,然后是安全問題,之后排很遠可能才是方便問題,靠安全方便占領市場的是銀行卡,靠方便占領市場的是銀聯,在銀行卡普及且各個銀行推各個銀行的pos的時候,銀聯的出現扭轉了這一切。而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線下就是天塹一樣,永遠無法達到銀行那種覆蓋和推廣力度,而這些就是壁壘。至于說用戶,互聯網公司也很難像銀行一樣給民眾那種安全感,而且這些公司還不斷的以對方不安全的名義互掐。企鵝的邏輯是,支付寶不安全了,大家就用微信支付了,可正常人的想法則是,支付寶都不安全了,還是不要用手機支付了。所以都是無腦的互虐自殘,并無什么明顯的意義,銀行卡還經常被盜刷呢,難道就不用了么?只要支付場景在,支付工具就在。而且坦白說,銀行自己做的app,用起來一點都不比互聯網的端差。
所以支付領域的改革,現在去討論還早,誰會是主體,也還早。支付寶目前的支付功能更多的還是在自己的內部場景,外部接受除了打車補貼之外,大家也都不太愛用。微信支付還是那句話,目前就是個玩具。其他捎帶的互聯網金融除了余額寶算是有創(chuàng)新,把存量資金盤活,其實如果不出余額寶,大家也會認為這些錢會放在銀行讓阿里收利息。其他的互聯網金融都是金融的殼子,電商的套路,說的好聽就是培養(yǎng)用戶習慣,說的不好聽,就是不計流量成本。
其實我心目中,銀聯還是最牛逼的,就是體制比較落后,如果現在國家體制改革奏效了,也有狼性了,估計會刷的互聯網這批人一毛不剩。各大銀行也不可小覷,比如招商銀行,什么玩的都不比互聯網公司差,轉賬支付優(yōu)惠O2O的場景比支付寶還多,刷招商卡優(yōu)惠的商家和刷交行卡優(yōu)惠的商家我覺得不比美團什么的客戶少,而且商家質量還更優(yōu)質,而且還是信用卡支付,又是積分,又是累計信用,信用體制也在建立,刷卡還能對你以后貸款什么的起到積極作用。所以,千萬別把國家和銀行當傻瓜,也千萬別覺得發(fā)個紅包就是支付改革了。在金融這些領域的壁壘,其實和在互聯網做社交、電商、搜索什么的只大不小。
不要大驚小怪。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