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觸了某同行,有幸跟隨他去企業(yè)實地查看,在現場,從老板一級到倉庫、技術和生產部門,均在“火大”采購員工作效率低,不僅這樣,我還也聽到采購部負責人一直抱怨采購人員工作拖拉,能力差。
說到底就是這幾個問題:
一、供應商到貨太慢了,沒管好;
二、采購沒跟催到位,供應商問題沒解決好;
三、采購人員態(tài)度不好,面對其他部門的問詢,甚至是老板的問詢,都沒有第一時間回復,有時甚至“不客氣”。
當在了解完整個采購流程后,說實話,我無法認同他們的看法,因為在我看來,這一切都是管理的“錯”。
縱觀該企業(yè),由于規(guī)模小,資金周轉困難,因此無法對某些常規(guī)物料建立合理庫存,只能隨時下單隨時采購,這是其一;
其二,企業(yè)從事的是配件組裝,配件基本都是定制的,不僅采購訂單金額小,而且技術人員修改圖紙頻率高,這使供應商的交付出現混亂;
其三,由于企業(yè)采取的是先收銷售款再支付供應商的做法,供應商貨款拖欠嚴重,面對消極的老供應商,采購員只能不停開發(fā)新供應商以應付交貨;
最后一點,為了搶訂單,企業(yè)沒有考慮合理生產周期(含采購周期)而是隨意承諾貨期,比如最快要30天才能交貨的,直接承諾給客戶15天。
我們回到上面幾個問題,我們來“窺探”真正的原因:
一、供應商到貨太慢了,沒管好
——實際上是由于不斷開發(fā)新供應商,新供應商適應性低,加上定制化圖紙修改頻率高,貨期不合理,供應商無法按要求的時間到貨;
二、采購沒跟催到位,供應商問題沒解決好
——貨款的拖欠造成供應商的交付意愿低,采購反饋被管理層漠視,沒有重視解決。
三、采購人員態(tài)度不好,面對其他部門的問詢,甚至是老板的問詢,都沒有第一時間回復,有時甚至“不客氣”
——為了完成交付,采購時刻處于“催”和“規(guī)勸”中,面對四面八方的隨時隨地問詢,哪里還有時間和精力,甚至是好脾氣,在第一時間回答呢?
那怎么辦?
一、作為采購部管理者,首先得深入了解各個采購員的工作內容和精神狀態(tài)。不是跟隨他人抱怨和指責“自己人”。然后就是檢視流程,對流程不合理的地方要捋順。
二、建立采購和技術部門的“中轉站”,審核所申購物料的正確性,甚至記錄技術部門的修改頻率,從技術端要求其降低圖紙的修改頻率。
三、與其逼采購去改變供應商,不如從源頭合理評估交貨時間,減少單單“急”的情況,也給采購們緩口氣。
四、該及時付款還是要及時支付,建立良好的信譽,才能促進供應商積極配合。總是開發(fā)新供應商,采購不僅累,深入一點說,真正受害的還是生產和銷售部門。
最后,表面看是采購這個不行那個不好,實際就是供應商管理問題、采購管理問題、企業(yè)內部管理人員自己的問題!
好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發(fā)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可以添加微信:80709525 備注:發(fā)貨聯盟引流學習;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zhàn)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